重庆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
  • 作者:重庆同瑞久
  • 发表时间:2021-10-08


重庆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条件及奖励补贴政策解析(图1)



为了推动重庆市制造业的创新发展,重庆市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中心的申报条件和奖励补贴政策。重庆制造业创新中心旨在搭建一个集创新资源、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型为一体的平台,培育和支持具有创新能力和潜力的企业。本文将对重庆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申报条件及奖励补贴政策进行解析,以帮助企业了解并满足申报条件,获得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激励,进一步推动重庆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一、组建和运行
(一)基本条件。
1.创新中心应是企业法人形态,可采取“公司+联盟”等模式运行。
2.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应是面向行业,由本领域骨干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单位以资本为纽带组成的独立企业法人,股东中应包括若干家在本领域的优秀创新型企业和相关单位。
3.创新中心的联盟应汇聚包括用户在内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并覆盖部分本领域的各类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
4.创新中心成员单位通过资金、知识产权等入股方式投入,以企业法人等形式注册,全部组建资金实际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含研发设备投入)。
(二)运行要求。
1.创新中心依托公司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责权明晰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实现企业化运行。
2.创新中心应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类主体的责权利,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
3.创新中心的股东投资应满足基本运行需要,建设运营过程中,应按市场化运行,与社会资本合作共赢。
4.创新中心应通过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企业委托研发、检测检验和为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
5.创新中心内设专家委员会负责研判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方向,专家委员会应由行业领军专家担任主任。
6.创新中心依托公司应有固定的研发队伍,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7.创新中心的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30%。
8.创新中心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市场需求,结合行业发展,制定明确的技术路线图并推进实施。
9.创新中心要建立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制度,根据前期投入比例享受相应的知识产权收益。
10.创新中心应拥有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专利许可转让制度,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或通过自行孵化企业,实现共性技术的转移扩散。
(三)牵头单位要求
1.长期从事本领域的研究开发,在本领域有显著的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有较雄厚的科研资产和经济实力,有承担并出色完成国家或行业重点研发项目的经历。
2.有较强的整合行业创新资源、技术扩散、辐射和转移能力,较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丰富的成果转化背景及经验。
3.有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平台或商业应用平台,有先进的基础设施、仪器装备和高端人才,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较完善的支撑能力。
4.在本领域有较高或持续的研发投入,并有开展研发的高端人才,具备为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支撑的能力。
(四)重点布局领域
按照《重庆市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领域发展方向,创新中心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轻量化材料及成型技术与装备、集成电路、印刷及柔性显示、物联网、高端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智能装备、能源及环保装备、现代航空装备、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要创新领域和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发展的技术领域进行布局。


二、补助标准

       根据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申报政策》,获得认定的重庆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每年补助500万,连续补助三年。


重庆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申报条件及奖励补贴政策为重庆市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激励。企业在申报创新中心时,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研发团队和设备等方面的要求。申报成功的企业将享受到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补贴奖励,包括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这些政策将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重庆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申报条件及奖励补贴政策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重庆制造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为重庆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重庆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条件及奖励补贴政策解析(图2)




随便看看:

  • 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 资质认定
  • 重庆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
  • 重庆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
  • 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 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详解
  • 重庆软件企业代办
  •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 重庆市级工业设计企业(中心)
  •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